2、燃烧性能:燃烧性能是指建筑材料燃烧或遇火时所发生的一切物理和化学变化,这项性能由材料表面的着火性和火焰传播性、发热、发烟、炭化、失重,以及毒性生成物的产生等特性来衡量。岩棉板的产品燃烧性能是零可以说好的岩棉板是不能燃烧的。
3、热荷重收缩温度:热荷重收缩温度用来表征岩棉板的耐湿热稳定性能,是将湿透的岩棉板试样浸泡在逐渐加热的水中,岩棉板在温度达到643度时会开始收缩,因此岩棉板的荷重收缩温度为643度,也就是说在外界温度达到643度时岩棉板才会变形。
4、吸湿性:吸湿性指材料在空气中能吸收水分的性质。岩棉保温板这种性质和材料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有关。对于无机非金属材料除了和材料的表面的化学性质有关外,还和材料形成的结构有关,如果多毛细孔,其吸湿能力就比较强,除此之外还和毛细孔的直径与结构相关。对于有机高分子材料也是如此。金属表面也有吸附水分子的性质,和金属元素的性质以及表面结构状态相关。岩棉板在空气中的吸湿性为每平米吸收3.9%水分,这样的吸湿性可以保温房间的干燥起到防潮的作用。
5、有机物含量:有机物主要由氧元素、氢元素、碳元素组成。有机物是生命产生的物质基础。脂肪、氨基酸、蛋白质、糖、血红素、叶绿素、酶、激素等。可以说只要是产品中都会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有机物含量越多该产品越容易燃烧,岩棉板产品中有机化合物为2.9%,主要有机物为“棉”而这类有机物和被加工成石棉就不会燃烧。
6、岩棉板的重要内容为岩棉板的密度范围是kg/m3 100-250±15%,在此密度中的岩棉板才符合产品质量要求
其实岩棉复合板在使用中也会遇到一些误区,如何才能避免这样的问题放生呢,下面小编就来具体的说明下。
岩棉复合板的价格与密度和厚度有关,密度140KG/m3以上属于高密度岩棉板,以下为低密度岩棉板,很多施工单位在采购岩棉板的时候都选择了低密度岩棉板(80~120KG/m3),结果施工的时候,因为岩棉板太软,上面不得加一层刚性混凝土层(单层双向配筋Φ8@200),则增加的刚性混凝土层每平方米至少增加材料费用也不低,再加上做一层刚性混凝土层的人工费、工期等等,则造价比直接采用高密度岩棉板高出了一倍以上,反而得不偿失。
从设计角度来说,岩棉复合板是种新型的保温材料,很多建筑设计师都不太了解这种材料的性能,设计图纸上只是表达了岩棉板的厚度及导热系数,给保温材料公司留下了很大的操作空间,也给施工单位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一般来说,岩棉板还应增加抗压强度及憎水率的要求。
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正翔节能科技(鞍山市分公司)拥有一批专门从事设备设计、开发、生产的技术人员和的管理人才。建立比较完善的生产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公司始终把 聚氨酯复合保温板作为主业,不断更和开发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由于公司多年从事 聚氨酯复合保温板的研究开发,在生产安装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以方便用户选购,以达到用户的满意效果。
目前,世界平均建筑能耗占总能耗37%,我国建筑能耗约占全国总能耗的25%,建筑节能是节能减排的重点领域,墙体保温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绝热节能材料是构成墙体保温系统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建筑节能的推进,新建建筑95%以上已设计采用了围护结构保温系统。绝热建材是节能的重要措施,是未来超低能耗建筑技术的关键,将广泛应用于单体建筑、民用建筑、公共建筑、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领域,终共同构建节能环保可持续的世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近零能耗建筑技术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国标,明确要求居住建筑节能率达到80%以上,且全由围护结构节能承担。上海市“十三五”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筑能耗比2015年下降20.5%的目标,绝热建材成为能否完成目标的关键所在,显然,采用绿色环保保温材料是建筑保温方案的 选择。
近年来,建筑外保温材料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和新节能型建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部分建筑外墙因使用易燃的有机保温材料导致建筑火灾频发,引发诸多社会问题。近几年针对外墙保温材料的各种规范修订逐步升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2018年版)、《促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应用行动方案》等,都对建材的阻燃性、环保性做出了要求。一般设计要求,人员密集场所的商用公共建筑,超过一定高度的住宅楼,其外墙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应为A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