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约不浮华,不简单实用。我们的200KW发电机出租产品视频用直观的方式展现产品的实用性和价值。
以下是:200KW发电机出租的图文介绍
维曼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肇庆分公司)集 发电机出租设计、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公司,不断的采用新的科技成果,并以完善的管理、先进的生产设备保证了 发电机出租产品的优良品质,多年来为全国各地的用户提供了大量高质量产品,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公司的宗旨是“良好的诚信是市场的需求和期望的结果”本公司凝聚了一批专业生产的技术人员,不断的开发新的 发电机出租产品来适应市场与客户的需求,“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以诚信赢市场”是我们永远的方针,市场的需求就是本公司永远奋斗的目标。欢迎各界朋友来我公司参观,洽谈业务。
浅谈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技术的进展状况 概述 发电机内冷水处理方法选择不合理时,很可能导致水质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并且容易发生空心导线的堵塞或腐蚀,严重时会使线棒发热、甚至绝缘烧毁,导致事故停机。据1993~1995年不完全统计,全国300Mw及以上容量发电机发生发电机本体事故及故障53台次,其中发电机定子内冷水系统事故及故障29次,占54.7﹪;堵塞事故9台次,占17.0﹪。堵塞事故处理所需时间长,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通常单台机组事故处理时间长达上千小时,少发电量数亿千瓦。 在1998年前,国内发电机内冷水处理主要以加缓蚀剂处理技术为主。自1998年华能岳阳电厂发生发电机绝缘烧毁事故以来,越来越多的电厂对发电机内冷水水质给予了高度重视。《关于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项重点要求》和《大型发电机内冷却水质及系统技术要求》DL/T80l一2002的发布和实施,对发电机内冷水水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加缓蚀剂处理方案已经不能满足新标准的要求。 国内经过40余年的研究和探索,使内冷水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进展,出现了多种内冷水处理技术:加缓蚀剂处理法、小混床处理法、超净化处理法、H/OH混床+Na/OH混床交替处理法、加NaOH处理法、除氧法等等。 1.国内内冷水处理技术的发展状况 国内内冷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60年代开始的初步研究阶段、20世纪70年代形成的加药处理技术为主常规离子交换处理为辅的阶段和碱性离子交换处理技术为主阶段。 1.1初步研究阶段(1958--1976) 1958年上海电机厂生产出了世界上 台l2MW双水内冷发电机,自此开始了内冷水水质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由于当时国外只有定子冷却水处理的经验,因此需要自行研究解决双水水质的处理技术和控制方法。 在上海某调峰机组进行了初的离子交换处理的尝试:离子交换柱采用塑料制成,取部分内冷水进行净化处理,内冷水的电导率和含铜量均有明显降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当时环境下,生产部门虽然取得了很好的处理效果,但是在设计制造的落实上却遇到了困难,未能配备上这种装置。 另一种处理方法是降低内冷水中的含氧量。在华北某电厂采用开放式运行系统,将凝汽器凝结水通过凝结水泵直接送人发电机水系统,通过发电机吸收热量后,直接送人除氧器。这样,由于凝结水的含氧量很低,又没有再循环,不可能有大量的氧漏人,便能保证内冷水的低含氧量。经过处理后,内冷水的含氧量和含铜量均很低。但采用此方法,发电机的运行就取于凝结水泵的状况,很不。 限于当时的情况和诸多原因,这两种方法未能得以推广。只能靠加强排污,调节水质pH值和换水来维持内冷水的含铜量。操作和控制均很麻烦,除盐水损失也很大,而且每次停下吹管时,均会从中空导线中冲出大量黑棕色浑浊物。
柴油发动机过冷或过热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1)发动机过热的危害 ①充气效率降低,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 ②早燃和爆燃的倾向加大,破坏了发动机的正常工作、同时也促使零件承受额外的冲击载荷而造成早期损坏。 ③运动件间的正常间隙被破坏,使零件不能正常运动,甚至损坏。 ④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降低,造成零件的变形及损坏。 ⑤润滑情况恶化,加剧了零件的摩擦和磨损。发动机的冷却,如果单纯依靠零件本身对外散热是不够的,必须对某些零件特别是与高温气体直接接触的零件进行必要的强制冷却,才能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但是,过分的冷却也会引起不良后果。 (2)发动机过冷的危害 ①进入汽缸的可燃混合气(或空气)温度太低,使点燃困难或燃烧迟缓,造成发动机功率下降以及燃料消耗量增加。 ②润滑油的黏度增大,造成润滑不良,加剧了零件的磨损,同时增大了功率消耗。 ③燃烧后的生成物中的水蒸气易冷凝成水与酸性气体形成酸类,加重了对零件特别是汽缸壁的侵蚀作用。 ④因温度过低而未汽化的燃料对摩擦表面(汽缸壁、活塞、活塞环等)上油膜的冲刷以及对润滑油的稀释,加重了对零件的磨损。